扫描人身险公司2024年度理赔报告:多数保险公司获赔率超99%
时间:2025年02月18日 来源:中国银行保险报 关注次数:0【字体:大 中 小】
理赔是保险保障价值的重要体现,也是客户感受保险服务的关键窗口。近期,《中国银行保险报》记者梳理了60余家人身险公司2024年度理赔报告。数据显示,多家保险公司全年理赔金额和案件数量呈增长趋势,其中,中国人寿寿险、平安人寿、太保寿险等全年理赔金额超百亿元;多数保险公司的获赔率超99%,如幸福人寿、中宏保险、交银人寿的获赔率分别为99.96%、99.8%、99.78%。此外,重疾年轻化趋势持续,医疗险赔付逐年增长,科技力量深度渗透各理赔环节,成为高效理赔幕后英雄。
中年群体重疾出险率较高
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,2024年,人身险公司赔付1.15万亿元,按可比口径,比上一年增长39.4%。
对于大多数人身险企业,2024年理赔金额中占比最大的仍是重疾理赔。例如,平安人寿重疾赔付件数占全年理赔件数的比例仅为4.9%,赔付金额占比却达49.4%;太保寿险52%的赔付源自重疾案件;阳光人寿、大都会人寿、中宏保险等重疾赔付金额均占六成以上。
从重疾赔付原因统计来看,恶性肿瘤依然堪称健康“头号杀手”。随着医疗技术进步、癌症筛查覆盖面扩大以及居民防癌意识增强,我国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正稳步提升,早诊早治与科学康复是关键。
从年龄分布来看,中年群体的重疾出险率居于高位,但保额普遍较低。例如,人保寿险客户中,41岁-60岁群体出险占比62.63%,件均赔付6.34万元;富德生命人寿客户中,45岁-59岁群体出险占比57.33%,件均赔付9.2万元。与癌症等重大疾病的平均治疗费用相比,重疾险保额仍有较大提升空间。
南开大学教授朱铭来表示,重疾险不单单用于负担治疗费用,更重要的是弥补个人和家庭因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,维持后续的护理费、康复费、营养费以及误工费等非治疗支出。
“在当前利率下行趋势下,重疾险不能靠比拼投资回报率吸引客户,而应大力科普重疾险的功能和意义。”朱铭来认为,未来的重疾险还有较大创新发展空间,保险公司需要提供更加全面和高效的服务,帮助家庭应对重疾造成的经济风险。
值得一提的是,针对重疾赔付,多家险企推出“一日赔”等服务,如中国人寿寿险“重疾一日赔”全年赔付超24万件、近110亿元;光大永明人寿为728位客户提供“疾时予”重疾一日付服务。
医疗险赔案件数逐年上涨
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疗需求的多样化,医疗保障已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必选项。
2024年,医疗险仍是多数人身险公司赔付案件数占比最大的险种,且呈增长趋势。中国人寿寿险在理赔报告中称,医疗险赔案件数逐年上涨,2024年相较5年前增长超50%,其中各年龄段医疗险理赔均有所上升。平安人寿数据显示,其全年医疗理赔485.7万件,占总件数的92.8%,医疗赔付金额128亿元,占总金额的30.5%。
理赔数据不仅展现了保险公司的赔付趋势,更可以从侧面反映客户出险状况的变化趋势。在医疗赔付类别上,疾病赔付远高于意外赔付,多家人身险公司2024年的疾病赔付占医疗赔付的比例超过85%。
具体到疾病原因,“呼吸道疾病” “心脑血管疾病”是两个重要关键词,分别显著影响未成年人和老人的健康。中国人寿寿险报告显示,对于4岁-12岁学龄儿童,医疗险最主要的出险原因为呼吸道疾病;对于60岁以上老年人,心脑血管等循环系统疾病出险率随年龄增长逐年上升,90岁后其出险率已是恶性肿瘤的9倍。富德生命人寿和中意人寿同样表示,对于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和60岁以上人群,患病风险最高的疾病分别为呼吸道疾病和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。
多途径提升理赔效率
面对不同种类理赔案件,人身险公司不断优化理赔流程、提升服务质量。在2024年度理赔报告中,多家公司提及与医院或医疗机构合作,提升理赔效率。
例如,人保寿险与超5000家医疗机构对接,开展快赔、直赔服务合作,全年一站式理赔结案412万件、金额3.5亿元,服务客户人数约62万。新华保险理赔数据直连服务广泛覆盖安徽、山东、福建、四川、江苏等地672家医院,自2024年12月11日起,新华保险个险理赔金实时支付限额提升至5万元,近87%案件结案可即时到账。
“与医院合作提升理赔效率是行业发展趋势,未来,理赔范围和标准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明确。”朱铭来表示。
不少公司提供理赔预付服务。为减轻客户经济压力,平安人寿“智能预赔”服务可实现赔款提前给付,全年共完成赔付5万件、48亿元。中国人寿寿险理赔预付服务为超5.8万名客户提前送去关爱。
此外,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不断更新升级的背景下,人身险公司积极应用智能技术,优化理赔环节。
太保寿险理赔报告显示,全年有超83万件案件使用AI理赔审核决策;平安健康险AI智能辅助交单,理赔服务线上化率98.61%,在线交单一次通过率93.92%;构建AI自核引擎对接医疗数据,理赔时效优化26%。中信保诚人寿利用人工智能OCR、NLP、知识图谱、规则引擎等技术赋能核保环节业务实践,形成“在线智能医务核保”“在线智能财务核保”“医疗核保机器人”三环节的整体核保流程。
标签:生命资讯